2016第一学期年级组工作计划
中班 黄静
一、指导思想
以市、区学前教育发展要求及我园“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导,规范保教管理和保教实施,继续提高保教工作品质;以前期课题经验推广和新课题研究启动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以 “课题研究”“个别化学习指导”“专题活动”等作为工作突破口,在破解现实问题、积淀工作经验的同时,提升中班组每一位教师课程实施的专业水平,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水平全面发展。
在新学期中,中班年级组教研工作以园务工作计划、幼儿园业务计划为依据,围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 一切”的服务宗旨,用先进理念指导实践,全面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以主题课程的开发和管理为抓手,凸现我园的特色教育,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提高保教质量,提升发展内驱力。努力实现以幼儿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教育宗旨。提高全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中班有两个班,教研组共有四位教师,每位成员都有过中班的带班经验,容易磨合,平时能够认真地参加教研活动、团结协作搞好各项活动,把各科有机整合起来,分享式、互助式的教研氛围容易形成。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1、老师们的理论水平还不够高,对活动的分析和反思还不够深入。2、老师的课堂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与实施能力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3、青年教师参与研讨的主动性、积极性及研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目标:
1、围绕园级专题,重点突出班级主题环境和材料的投放创设,从有效性、便利性、情境性、整合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有效的实现幼儿全面发展,能力均衡的目标。
2、重新整合以及调整我们的主题包和主题方案,把各种学习素材点全面有效地投放进学习活动、个别化学习中,拓宽中班幼儿发展的新视野。
3、做好区级环境展示活动,不仅要把班级和专室的环境突出乡土的特色,更要把主题内容和周边资源充分有效地结合起来。
4、初步尝试主题环境整合性创设方法,突出素材点的设计目标和价值,通过多种形式达到领域和技能的全面发展需求。
5、主题解读要更加详细,从小中大三个年龄层进行区分解读,寻找中班主题经验的重心。
6、对个别化游戏的观察记录要求要详尽,要有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分析和解读环境材料与幼儿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升教师观察记录的有效性。
7及时跟进和反馈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创设和后续调整情况,使个别化活动材料的价值发挥更大化。
8资源库的进一步优化,梳理各种资源信息,帮助中班组进行经验共享。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本学期我们利用大家的资源,收集与集体教学相匹配的PPT、图片、音像视频等等。弥补我们教材不够的困境,同时能帮助青年老师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完善了我们的资源库建设。
9注重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制定主题活动计划、活动目标、活动过程及教学方法。深入学习教材,转变新的教材观,正确领会教材编写意义,积极实践教材。继续采用案例引导、对话讨论、引导探索、设疑问答等进行有目的学习研讨。促进教师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的意识。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上好展示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要大胆尝试、认真反思,使自己的教学上逐渐走向成熟。
10过对计算、探索活动的的分析解读、优秀教案的学习,帮助教师更好的制定合理的活动目标,从而确定活动的重难点,提高教师备课的能力。
11强《上海市学前教育发展纲要》、《中班年龄阶段特点》学习,及时解读各主题素材点,帮助教师能有效开展区域整合、角色游戏、日常班级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发展。
四、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鼓励教师自觉主动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书籍。
继续认真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班年龄阶段目标》的内容,重点学习中班年龄阶段目标、特征,围绕教研大组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相关领域(美术、科探)学习内容。
1、加强相关理论、经验的学习 。了解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特点,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拓展知识经验。
2、开展案例收集和分析。加强日常观察反思,每位青年教师每月记录一则个别化学习活动和角色游戏开展的案例,运用图片、文字描述等方式反思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有效性。
3、累积材料素材和资源。通过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积累个别化学习活动的素材(实录、文本资料、照片),补充、调整和完善主题包中的个别化学习活动内容,提高教师组织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整体质量。
(二) 调整中班主题包,整合素材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本学期将对中班上学期的主题内容进行全面有效的整合,作为第一阶段的探索时期,主题包的设计和整理非常关键,不仅要进行拓宽,把相似的、关联的主题进行合并,而且要根据学校儿童的现实情况以及教学水平进行合理有效的素材点整理,保证主题方案的目标性和指向性,提升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水平。
1、通读中班学习活动和各类参考书籍,反复推敲主题目标和核心经验,将与幼儿生活密切联系的主题提炼出来,根据内容的相似性和关联性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并根据幼儿实际和季节特征等,将适宜的主题内容进行挖掘。
2、制定严密的主题方案,根据幼儿需求制定主题计划,确定主题目标,并根据小主题,制定小目标和小主题实施的各方面设计方向与思路,保证每个主题素材点都能从教学、个别化学习以及生活等多个方面进行经验积累,也同时确保教师对主题内容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3、根据多种学习参考书目,并结合生活实际,提炼各种优秀、成熟的课例,让教师根据班级幼儿实际需求,进行自由课例选择,让学习活动更加自主。
4、通过多次年级组会议,解读各主题及其内容,对主题开展进行探讨,特别是针对一节探索或者美术活动课例,进行备课讨论,优化我园的主题包课程建设。
(二)通过素材点的解读,加强个别化学习活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
1、解读《学习活动》中的素材点,将学习素材点转化为与之相关的个别化学习的材料。
开展主题前,先要学习和了解该主题的核心目标和价值意义,寻找有价值的、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素材内容,并通过幼儿调查表的形式来了解孩子的需求,通过总结幼儿反馈来最终确定环境素材点的价值,确保幼儿在个别化学习中的主体性价值,给孩子想要的。其次,主题解读时,要从小中大三个年龄层次去区分中班幼儿的能力需求,通过对同志主题的解读、区别和联系,来找出共同性和提升点,有效地发展中班幼儿的给个别化学习能力和需求。
2、充分挖掘素材点蕴含的价值,确立有效的个别化学习内容,并探讨材料的呈现方式。
创设环境不能盲目草率,必须从环境的有效性、趣味性、针对性以及便利性等多种角度去思考和讨论环境创设的方式方法,通过商讨确定最佳的环境方案,设计成一体化(欣赏/阅读、教学、操作、展示等一体化)、三维化(空中、桌面、地面)、层次化(难易层次区分)、多样化(一种素材内容多种操作方式)的个别化环境内容。
3、每个素材点的材料必须充足有效,玩法必须既符合中班幼儿发展目标又同时兼顾班级幼儿的实际需求,要寓教于乐、因材施教。
4、跟踪幼儿个别化材料互动的案例,教师们共同交流与分析,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经验,探索中班幼儿个别化环境创设实践的价值和成果。
(三)加强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要求,注重教师德育培养。
1、以每一次的全园性半日活动常规调研为契机,促进内化并落实各年龄段一日活动常规操作要求的力度,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规范保教行为。
2、在《乡土资源利用》的园本课题背景下,开展各类外出体验活动、专室活动等。
开展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学习经验和轨迹,注重老师 “师幼共生”理念的落实,以教养笔记的方式,积累相关的案例,注重分析和反思。并集中做好本次市级专题展示活动,将专题开展的成效展现出来。
(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多方面展示的能力。
1、结合多种展示平台(教研日、协作片活动等),鼓励不同层面的老师积极参与研讨、展示和交流。在过程中注重积累和反思。
2、把征文、文章评奖等机会,督促、鼓励老师们积极积累经验文章并乐意投稿,提高案例撰写以及积极投稿的意识。
3、加强集体备课活动的预设和讨论,鼓励新教师主动预约开课。
4、提升组内人员的观察记录个别化游戏的能力,从主题核心经验出发,对领域、认知、情感三方面的经验来分析整体环境材料的有效性和价值性,再从环境材料的空间和层次出发,说说环境的利弊,最终落实到幼儿的实际操作过程,从多种玩法和反复体验的实际情况出发,发现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活动前后都要及时地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活动后要及时记录整理观察过程,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梳理出来。
五、具体工作安排:
月份 |
每月重点工作 |
周次 |
每周具体工作预定 |
|
9月 |
1、教师节、中秋节庆祝活动 2、各类计划制定与布置落实 3、班级环境创设的完善和更进。 4、专室环境布置。 5、主题《身体的秘密》素材分析与环境设计 6、小组教研活动 7、大组教研活动 8、全园性现场区域展示
|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 |
大组教研:2016年第一学期教育教学计划解读。 年级组长会议;本学期各年龄段主题教学内容、班级环境创设,专室方案及活动推进、每月常规考核等要求会议。 大组教研:(1)教研专题解读、调整、完善。(2)第一个主题内容“我自己”、“身体的秘密”、“小宝宝+我的幼儿园”不同年龄段核心经验与素材解读与培训 制定各类计划 班级主题“身体的秘密”环境进一步完善创设。 专室“创意劳作”的计划讨论与具体实施方案。 教师节制作贺卡。 主题活动“身体的秘密”主题解读、课程主题包内容商讨、集体备课 室内户外运动方案设计 班级环境完善。 年级组计划检查与指导 班级计划检查与指导 专室环境与材料创设 大组教研:幼儿常规培养培训。 家长会 个别化学习中心组观摩活动与教研。 大组:主题“我是中国人”、“我爱我家”、“好宝宝娃娃家”核心经验纵向解读与素材设计。 主题“身体的秘密”方案整理 专室活动开展。 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主题解读、课程主题包内容商讨、集体备课 |
|
10月 |
1、 小组教研活动 2、 户外运动方案调整与落实 3、 亲子设计活动 4、 全园性现场区域展示 5、主题《我爱我家》素材分析与环境设计 6、小组教研活动 7、大组教研活动 8、教研课方案设计 |
第7周
第8周
第9周
第10周
|
大组教研:主题“有用的植物”“在秋天里”“苹果和橘子”纵向核心经验解读与素材设计。 班级主题“我爱我家”环境创设。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古镇古桥和古房 班级主题“我爱我家”环境进一步完善和更进。 开展亲子制作活动——家乡的房和桥。 主题活动“我爱我家” 个别化学习环境与材料现场调研。下午大组教研。 开展秋游活动 主题活动“在秋天里”主题解读、课程主题包内容商讨、集体备课 班级主题“在秋天里”环境创设。 |
|
5月 |
1、亲子踏青活动 2、半日活动调研 3、教研教学活动 4、小组教研
|
第11周
第12周
第13周
第14周
第15周 |
大组教研:主题“有用的植物”“在秋天里”“苹果和橘子”纵向核心经验解读与素材设计。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捡落叶、 中班老师教研课开课。(黄静、吴翠凤) 班级主题“在秋天里” 环境进一步完善和更进。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摘果子 教研课研讨 班级主题“在秋天里”环境进一步完善和更进。 开展“在秋天里”个别化学习环境与材料现场调研。下午大组教研。 中班教研课开课。(冯娟、陈颖鸿) 教研课研讨 主题活动“寒冷的冬天”主题解读、课程主题包内容商讨、集体备课 半日活动调研。 |
|
6月 |
1、六一汇报演出 2、小组教研 3、幼儿能力测试 4、大班毕业典礼
|
第16周
第17周
第18周
第19周 第20周 |
主题“冬天不怕冷”、“寒冷的冬天”主题纵向解读与素材设计 班级主题“寒冷的冬天”环境创设。 班级主题“寒冷的冬天”环境进一步完善和更进。 主题“冬天不怕冷”“寒冷的冬天”主题个别化学习调研。 迎新年活动。 美工区主题环境、素材、表达做法及经验策略梳理。 幼儿能力测试 各类资料上交。(课例、区域观察案例解读、主题叙事案例总结评比。) |
|